天水化工机械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化工机械厂家

OsmoAction相机上手体验触摸屏响应流畅度高【资讯】

时间:2023-03-17 来源网站:天水化工机械网

相信从口袋灵眸Osmo Pocket发布后开始,很多人就开始期待大疆的新品了,因为口袋灵眸虽然非常适合拍摄Vlog,但总显得少了点什么。Osmo Action灵眸运动相机的出现让人豁然开朗,它既是Vlog利器,又是运动相机新锐的双重定位,让大疆切GoPro蛋糕的动作从似是而非变成了昭然若揭。

从结论上说,Osmo Action作为大疆第一款运动相机,冲击已经迭代到第7代GoPro还欠了一点火候,但可以肯定的是,Osmo Action做到了画质、防抖、三防、易用性、性价比等综合表现的上乘水准。对于大多数从未入手过Vlog设备和运动相机的用户来说,它是一个绕不开的选项。下面就带大家来上手体验一下吧!

前后彩屏,它是Vlog利器

Osmo Action是一款运动相机,有GoPro在品类认知上做出的贡献,加上大疆本身的品牌背书,这种一目了然的事可以后面再说。超出预期的东西,值得最先强调。

既然超出预期,那原本没预期到的,就是Osmo Action的前后彩屏。Osmo Action后置2.25英?触摸屏,分辨为640 x 360,前置一块1.4英寸彩屏,像素密度为300ppi。两块屏幕的显示通过双击后置屏幕切换显示。

乍看之下,这块前置的彩屏聊胜于无,不能触摸,相比GoPro的前置黑白小屏幕,提供的信息相同(电量、格式、剩余存储等),虽然有了自拍镜像,但画面小得可怜,还可能会更费电。但如果把它用于Vlog拍摄,仅靠这块小屏幕Osmo Action就一下把GoPro甩在身后了。

把前置屏幕设置为全画幅显示时,这块小屏幕还会有上下黑边,设置成充满画面,则会剪切掉左右两侧的画面。这种看似首位都不顾的操作,实际上非常利于Vlog拍摄。因为Vlog往往以人物为主体,有了屏幕就能保证人物入画,避免拍了半天发现人没出镜的尴尬;剪切掉两侧画面则更能方便人物将自己置于画面正中,做到边拍摄边构图。

鉴于竖屏短视频越来越流行,Osmo Action当然也可以竖拍。后置触摸屏通过重力感应自适应UI,上下左右4个方向都可以拿起就拍,以至于有时候你会不知不觉拿反。

说到这块主屏,它的交互没有太多意外,对口袋灵眸的操作逻辑有继承也有发扬。虽然它的尺寸比Go Pro Hero 7 Black只大了一丁点(2.25英vs2英寸),但“屏占比”这个词第一次莫名闯进人的脑袋,可能是因为大疆把logo放在了正面,让背面整体观感更干净。如果实在觉得它的屏幕太小,也可以通过DJI Mimo App实时预览画面(也可以操作相机),通过体验口袋灵眸时我们已经见过的MyStory模板,快速视频,分享至社交络。

当然,这块屏幕可能让强迫症用户更加难受,因为它并没有因为logo缺席而居中。或许右手握持时这样的布局也算合理,但多少让人感觉还有提升空间。

实际操作过程中你能感受到,Osmo Action的触摸屏响应流畅度很高,开机速度也是一流,这两点已经广受认可。需要切记的是,如果没有4K的需求,还是不要盲目选择最高的4K/4K HDR 60帧拍摄,1080P 25帧已经能满足多数情况。不常用专业剪辑软件的普通用户,尝试一下8倍慢动作、120秒长曝光和间隔连拍等功能,能获得不少朋友圈好素材。

起步晚起点高,它是运动相机新锐

Osmo Action的中文名字是灵眸运动相机,自然兼备大疆灵眸系列产品的防抖性能和运动相机的扛造属性。

防抖性能方面,大疆从推出无人机之初到口袋灵眸面世,主攻的一直是三轴机械增稳,EIS的表现可能让人有些不放心。因此,在发布之前,大疆就组织了媒体体验团到卡丁车赛场验证效果。

通过实际体验,从车头的抖动和背景的对比可以看出,RockSteady的表现相当不错。另有将Osmo Action和GoPro Hero 7 Black进行对比的业内人士认为大疆的算法更胜一筹,这一点因为我们手头没有GoPro Hero 7 Black没办法验证,但是依靠印象判断,Osmo Action的防抖至少不落下风,完全能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我们也能看出,Osmo Action的对焦速度相比口袋灵眸有显着的提升。

在扛造方面,人们对GoPro的印象根深蒂固,大疆也算是学习之后有自己的发挥。

首先大疆很好地学来了外观。因为方方正正的设计本身就是经过验证最紧凑也最能抵抗外界蹂躏的造型,所以Osmo Action和GoPro以外的很多竞品一样,都很像GoPro。

不过,和GoPro不同的是,从任何角度细看,Osmo Action的机身都给人一种岩石的质感。机身外壳尽管是PC塑料和软胶包裹,这种处理却让它从观感上似乎更耐摔。

作为运动相机,户外场景的高操作性也是刚需。这时候触屏就使不出力了,快捷键应运而生。除了快门键,Osmo Action还在机身左侧放置了一枚快捷切换拍摄模式的按键,即便用户戴着骑行手套也可以很方便地操作。

然后,Osmo Action着重宣传了耐极寒和耐高温的特性,分别是低至-10℃的严寒气温下和高达40℃的高温,对应的硬件分别是耐低温电池和正面镜头下方的导热槽和散热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从Osmo Action的做工和电池仓、卡仓的防水胶圈看,它的防水性能应该有充足的保证。但是,它宣称的是支持11米裸机防水,而众所周知GoPro的官方话术是10米裸机防水,这不免让人嗅出一丝“我不是说在座的各位,而是就针对你”的意味。

无论整体外观、扛造属性,还是快捷按键的加入,我们不难总结,起步晚的确不是什么坏处,因为起点可以相对较高。可以说,Osmo Action的综合表现已经达到上乘水准,有赶超GoPo的趋势。

野心大且全,剑指GoPro

相信大多数人都关注到了Osmo Action的定价,2499元,这也是它挑战GoPro的一只重拳。加上Vlog利器和运动相机新锐的双重定位,可以说它的野心又大打击面又全。

面对GoPro丰富的配件市场,或许Osmo Action还有一定距离,但滤镜可替换的设计算是自带可玩性。而且,经过GoPo这么长时间的市场教育,国内的户外运动文化仍然不算兴盛,加入Vlog属性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至于两者兼顾,是否能两者都兼顾好?专业用户可能会纠结它的FOV比GoPro Hero 7 Black小了一点,但除此以外也没什么值得挑剔之处,对于Vlogger来说它提供的可能还是过剩的生产力。

如果说口袋灵眸的出现还不足以撼动GoPro的地位,Osmo Action则是剑指GoPro,这款身材小而精、野心大且全的新品会有什么样的市场表现,十分值得关注。

艺术评鉴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官网

大众标准化杂志